生物饲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以人为本 科学决策 广泛合作 开放共享
平等互利 优势互补 以诚相待 共同发展

服务中心

全国电话服务热线
010-82102875
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在线留言
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您
销售热线:010-82102875
联系邮箱:swslgc@126.com
技术支持:010-82102875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科海福林大厦3楼313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资讯

打开生物饲料发展全景图 跑出引领产业发展加速度-第八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在北京顺利举办

2020-09-16 23:12:01 来源: 浏览次数:4677次

活动简述


生物饲料正迎来科技创新的爆发期,市场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无抗替抗加速生物饲料红利期到来,市场快速增长的前景明确。未来五年,生物饲料将跑出引领饲料产业发展的“加速度”。


2020年9月13-15日,由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北京生物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的“第八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届大会以“发酵饲料、降本增效、减抗替抗、人畜健康”为主题,围绕“生物发酵饲料理论与机理研究、发酵饲料热点难点技术、大型企业应用技术案例分享”三大专题版块;发酵饲料配方研究应用系统集成和无抗日粮研制技术、基于发酵饲料生产优质畜产品关键集成技术“两大互动论坛;”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停抗替代工作会议、青年学者高端学位论文评选活动、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年会及生物饲料团体标准发布会、“新饲军”直播论坛“四大特别活动,共计52个生物饲料领域热点话题,以不同的形式予以深度解读和研讨。并从“人才、技术、赛道、生态、发展”五大维度,打开了生物饲料全面发展的全景图,跑出了引领饲料产业发展加速度,为生物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会开幕式


14日上午,开幕式上,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世杰博士主持会议并向现场的500余位嘉宾介绍大会举办的背景及到场嘉宾。


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刘世杰博士

第八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幕式现场

 


开 幕 辞

 

本届大会首先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黄庆生处长做开幕致辞,他说:2020年1-8月,工业饲料总产量同比增长5%,下半年畜牧养殖行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饲料的产量和产值会取得较去年更好。我们先从配制饲料开始,再到饲料工艺发展使得饲料多样化,目前饲料运用生物技术,赋予饲料生命。之后我们应当关注一下几点,一、菌株。要关注菌株的作用。二、工艺。现在许多工艺都属于好氧型发酵,这样会损耗饲料原料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采用菌酶协同发酵从而改善发酵工艺。三、设施设备。保证设施设备在生产和储存中保证安全,所以要专业化和配套化的设备。四、应用方式。目前发酵饲料多用干性饲料,但未来湿性发酵饲料可能会推动饲料行业的发展。五、标准。要明确标准制度,明确产业发展未来。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 黄庆生处长


随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蔡辉益研究员代表主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参会代表表达了诚挚的欢迎。他表示:我们经历了饲料的一代、二代、三代和四代。我们已经看到了饲料工业改革的必然性,需要生物饲料生产安全健康的畜产品。生物饲料作为生物饲料交流平台,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指路灯,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和畜牧饲料企业未来发展的指向,促进了企业和生物饲料产业的创新性发展。希望每位来宾可以带着问题来,带着解决方案走,大家为行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蔡辉益博士

 


大会主题汇报

 

9月14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汪以真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孙志宏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所长杨培龙研究员,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邓禹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铁鹰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蔡辉益研究员等专家学者依次呈上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汪以真教授做了题为《生物发酵与饲料资源开发和健康优质生猪养殖》的主题报告:饲料行业面临着挑战,中国作为养殖大户,由于禁抗和猪瘟对饲料行业存在巨大压力。面临这些,饲料添加剂的相关研究已经进行多年,效果显著。但生物发酵饲料效果更优,提高饲料利用率。其中有发酵豆粕、发酵菜粕、发酵棉粕、发酵酒糟发酵构树叶等研发和应用,发酵饲料对肠道的消化吸收、微生物、肠道屏障、肠道免疫、肠道黏膜免疫等存在有利效果,发酵饲料还对肉品质的肉色和肌间脂肪、脂肪酸、风味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影响。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 汪以真教授


内蒙古农业大学孙志宏研究员做了题为《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有益代谢产物的挖掘》的主题报告:自2001年-2020年,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自然发酵食品、母乳、肠道等样品分离鉴定出乳酸菌19139株,包括乳酸菌的10个属138个种和亚种,建成亚洲最大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在乳酸菌种的核心菌株,植物乳杆菌可以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脂、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等功效;副干酪乳杆菌PC-01可以保持活性进入人体肠道且菌株安全;乳酸片球菌PA-19具有安全性、消化液耐受性、耐高温、耐酸性。


内蒙古农业大学 孙志宏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所长杨培龙研究员做了题为《饲料用重组微生物及其产物的评价和应用》。杨所长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功能,种类和相关规定进行讲解,解读了226号文件对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通过产品通用名称及命名依据、有效组分及其含量、鉴定报告、生产工艺和制造方法、安全性评价材料要求等进行解读。主要讲解了关键问题:菌株特异性包含菌株的安全性评价、产权安全信息、种子标准、微生物菌种来源及选育。并讲解了转基因微生物的管理和安全,简单介绍了欧盟及我国的转基因法规,为企业生产转基因生物产品饲用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推荐合理流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杨培龙研究员

 

9月14日上午下半场的学术报告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分中心主任杨小军教授主持。


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邓禹教授做了题为《菌酶协同法生产高标准发酵饲料的工程化和品控研究》的主题汇报,邓禹教授在报告中简单介绍发酵豆粕,主要包括发酵方式、发酵设备、发酵菌和发酵酶的确定等,并主要介绍了厌氧发酵、床式发酵和乳酸菌的功能。其在乳酸发酵中添加蛋白酶形成菌酶协同发酵。并介绍了床式和罐式发酵在乳酸菌发酵豆粕中的应用。最后,邓教授介绍了其十余项研究相关专利,并希望其专利可以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邓禹教授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铁鹰博士做了题为《发酵豆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主题汇报。从发酵豆粕产业初始阶段(1990-2011)的发酵生产理论、发酵工艺演变、烘干工艺演变和启示四部分讲解。其次,发酵豆粕产业快速发展阶段(2012-2017)发酵目的、发酵工艺、生产角色转变和带来启示四部分表示行业的科学领导很重要,行业标准至关重要。最后,发酵豆粕产业质量提升阶段(2018-2020)的发展机遇、主要特点和启示,表示行业面临指标更新和理论、生产技术的提升。并提出大豆蛋白的消化率、发酵豆粕烘干工艺的选择、发酵豆粕的应用等相关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张铁鹰博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蔡辉益研究员做了题为《第四代饲料-生物饲料研究进展》的主题报告。从中国饲料的发展简史和生物饲料的意义简单讲述了生物饲料的定义和分类,生物饲料是使用饲料原料目录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等国家相关法规允许使用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着重介绍了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定义和优点,到现如今第四代饲料“活的饲料”也广受关注,即是生物活性饲料,含有活的有益微生物和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饲料。生物饲料菌株研究进展中重点讲述了菌种筛选的三个方向: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质;获得微生物中间代谢产物和培养繁殖饲用的微生物体。并举例说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对肉鸡肠道的影响说明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可优化肉鸡盲肠菌群结构。并讲解了未来生物饲料发展的重点:系统评价菌种特性并提出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工艺标准化和工艺质量的稳定;提高对传统动物营养和微生物营养的协同性认识;生物饲料学术体系保障;建立相关团体标准;研究生物饲料生物学效价评价指标;生物饲料质量安全实施动态预警监测。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蔡辉益博士

 

上午的报告,无论从政府领导、教授还是研究员,各位专家都从不同的专业领域表达了生物饲料的蓬勃发展被视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技术跨界融合的典型范例,是解决畜牧饲料产业困境的突围之道。大力发展发酵饲料,对于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构建多元化饲料产品结构、打造中国特色配方体系、保护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畜牧饲料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疑,生物饲料的发展是一条新的征途,一切刚刚开始,一切尚未命名,生物饲料不仅仅是风口、是趋势,也是饲料产业走向生态文明的大方向........




9月14日下午,分别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杨培龙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饲博荟(FDU)副会长、华中分会会长吴信研究员主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及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副主任顾金刚研究员、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樱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柏映国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陈宝江教授、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樊霞研究员、神爽水产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易敢峰博士、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服务专家李传友博士、希普集团副总裁崔志英博士、三仪集团董事长江国托博士、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院长黄金秀研究员等专家学者依次呈上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副主任顾金刚研究员做了题为《饲用微生物菌种组合与中药发酵》的主题报告:指出菌株多元化发酵单一中药技术效果明确,对指导养殖中减抗替抗、增强免疫力及促进动物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樱博士做了题为《后抗时代生物技术在农牧中的应用研究探讨》的主题报告:酶+酸+微生态制剂的原料生物预处理组合体系,具有良好的替抗应用效果,可取得可量化的改善、得到更好的生产成绩、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让我们认识更精准的营养策略服务更健康的养殖策略。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柏映国研究员做了题为《饲用替抗酶制剂产品开发》的主题报告:从酶制剂到酶制剂产品,拓宽了酶产品的应用领域,以酶为核心,客观认识益生菌、益生元、有机酸、植物提取物、超免疫IgY、抗菌肽、发酵饲料等产品及其不同组合,均可在饲料禁抗、养殖减抗、食品无抗的发展背景下,百花齐放,获得良好应用效果。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陈宝江教授做了题为《植物提取物应对机体氧化应激价值评价》的主题报告:找到养殖行业永恒存在的动物氧化应激问题,靶向体外、体内清除自由基,筛选抗氧化功能明确的植物提取物,对饲料添加剂企业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

 

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樊霞研究员做了题为《生物饲料最新检测技术研究》的主题报告:生物饲料、酸化剂、植物提取物是替抗重点产品,这些产品的质量安全预警和监管是国家质检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2020年饲料监管工作计划中,将对微生物制剂和酶制剂进行风险预警监测,并开展微生物发酵类产品及其生产菌株的合规性调查和安全风险分析。


神爽水产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易敢峰博士做了题为《发酵功能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创新研发与应用》的主题报告:不同于畜禽发酵饲料产品的重营养思维,水生生物发酵饲料需走重功能思维,以解决营养解决不了的问题。增补营养、保肝护肠、强化免疫、稳定水相的养水养生态产品路线,是神爽生物饲料科技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并在市场上得到非常良好的杠杆效应。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服务专家李传友博士做了题为《无抗时代动物肠道健康应对策略》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指出,饲用抗生素禁用后核心的问题是健康,禁抗后肠道健康面临的挑战是肠细胞结构易被破坏,微生物平衡易被打破。无抗营养的关键是肠道营养,并向大家介绍了宝来利来公司肠道健康措施:1、提高采食量;2、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3、减少肠道损伤;4、加强肠道损伤后修复,以防止异常发酵导致菌群失衡。


希普集团副总裁崔志英博士做了题为《水解鱼蛋白粉在无抗饲料中的研究应用》的主题报道。跟我们分享了无抗饲料要满足的六大条件,提出了抗应激的溢价营养和提高抗病力30%的溢价营养理念,无抗饲料可以不降低蛋白水平;无抗饲料应首选原料预消化,从而体外可控的去除抗营养因子,降低动物体内的消化刺激和负担,从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诱食性,提高免疫力。水解鱼蛋白粉是诱食性好,无消化负担的高端蛋白原料;速爆类方法去除抗营养因子具有良好的利用性能。


三仪集团董事长江国托博士做了《畜禽替抗促生长系统浅析》的报告分享。报告指出,无抗养殖不要生硬的理解为养殖企业产业链“不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替代技术并非简单的研制几个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抗生素功能的非抗生素类物质应用于养殖业。无抗养殖至少应该兼顾,甚至确保“种源健康、营养安全、环境友好”的养殖业全产业链的系统工程,否则都将是空话。江国托博士认为抗生素替代技术最基本的视角至少需要思考“动物、营养和微生物”三个维度。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研究员黄金秀博士作了题为《饲用抗菌肽研究进展》的主题报告。黄金秀研究员报告中指出,抗菌肽具有来源广泛、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有一定免疫调节功能等优点,是理想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发酵工程技术是提高抗菌肽表达、降低成本及提高稳定性的有力手段,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根据产业化需求,抗菌肽研发趋向细分化,开发新型高效、广谱、低毒的抗菌肽,具有重要的价值。

 

14号下午最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蔡辉益研究员主持下,进行了“发酵饲料配方研发应用系统集成和无抗日粮研制技术”互动论坛。


参与嘉宾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杨小军教授,禾丰集团蛋禽产品线技术负责人郭耀棋博士,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郑红松先生、安佑集团董事长洪平先生、广东希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余忠丽女士、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强博士等6位行业技术专家。各位专家对发酵饲料配方研发应用和无抗日粮技术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真知拙见。杨小军教授认为,围绕饲料禁抗、养殖减抗、畜禽产品无抗,要尝试找一些自己的不可或缺性,而不是去替代别人。消化道健康了,实现饲粮无抗的源头也就好了。郭耀棋博士指出,肉鸡无抗日粮的配制主要是通过低蛋白日粮、氨基酸使用、原料品质控制、原料预消化、营养免疫等方面实现的。郑红松先生认为,在保证鸡只健康的基础上,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以及合适的配方底物是实现无抗日粮技术路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洪平先生介绍了6A级无抗饲料,使用高消化率原料,采用净能、最佳瘦肉增重和真消化率等指标计算,搭配低蛋白高氨基酸日粮技术,进而达到抗菌、抗病毒、消炎、免疫、整肠和精准营养的目标。余忠丽女士认为,要实现无抗日粮,要处理好预消化原料,原料的预消化处理是制作无抗日粮的一个技术工具。潘强博士认为,饲料中停止促生长类的抗生素的使用,首先要考虑两个功能的解决:一个是促生长,一个是抗菌。促生长方面,可以通过菌酶协同发酵饲料、营养配方调整等;抗菌方面,由于饲料中本身不能有太强的杀菌或者抗菌功能,因此,可以配合养殖现场实际情况,在饲料配方中做一些预防性的方案,可以结合区域的细菌流行病学,也可以结合气候气节的变化,在细菌疾病高发期之前在配方中做相应的抗菌安排。


现场观众也对嘉宾提出的相关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发酵饲料在实际养殖应用中对生产性能带来的效益及投入产出比积极进行分享。有企业老板,有市场技术服务专家及大型养殖场老板,都各自表达了的想法、经验,同论坛嘉宾进行了热烈而融洽的互动,会议一度达到高潮。




14日晚,我们同时举行“生物饲料产业青年学者高端学位论文评选”,本次评选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有9位优秀硕博士研究生论文进入终请竞演,经过现场评委嘉宾打分,评选出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优秀奖3人。不同奖项给与不同奖品作为对参与者的鼓励。




9月15日上午,生物饲料科技大会继续进行。

上午的内容分为两大版块,上半部分继续是院士大咖和教授专家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报告分享,下半部分继续进行“基于发酵饲料生产优质畜产品关键集成技术”互动论坛。

上午做报告的嘉宾: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印遇龙院士做了《饲用抗生素禁用后的综合营养解决方案》演讲报告、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李建涛博士做了《生物饲料添加剂在发酵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演讲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刘国华研究员做了《发酵饲料在肉鸡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演讲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杨小军教授做了《家禽无抗饲料营养势》演讲报告、北京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总监李勇博士做了《生物科技芯片在无抗饲料中的应用》演讲报告、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信研究员做了《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与应用进展》演讲报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乔琳博士做了《饲用微生物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演讲报告、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虞洁博士做了《发酵饲料和液态饲喂在生猪养殖降本增效中的作用初探》演讲报告。主持人: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部主任陈达博士。


下半场参与互动论坛的嘉宾有:温氏集团养禽事业部副总经理谭会泽博士、中粮集团技术总监李勇博士、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雪连博士、澳华集团畜禽料技术总监张中岳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武书庚研究员、北京物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靖先生。主持人: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陈宝江教授。


上午的会议在畜产品如何做到安全、市场需求及如何保证等多维度、多方向从企业代表、大型商超消费需求、院校专家代表及现场嘉宾积极参与中顺利结束本次第八届生物饲料科技大会。

 



用精准治理的提速 回应生物饲料创新的“加速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好的会议一定会有自己明确的宗旨和目的。本届大会紧紧围绕”热点、权威、前沿、高端、高效、平台、标准、人才、生态“九大关键词进行了深度挖掘。除了传统的邀请行业权威专家、学者,围绕生物饲料领域热点予以深度阐释外。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停抗替代工作会议更是针对目前饲料停抗后出现的新问题,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研讨无抗养殖技术规程,讨论综合技术方案,推介“无抗畜产品”理念。同时,基于生物发酵饲料技术转型成功的企业案例展示;无抗畜产品增值模式分享;搭建生物技术与优质畜产品的桥梁,深入推动产业快速进入大健康大营养的新阶段。


同时,为了实现生物饲料的“精准治理”,用治理的提速去回应生物饲料创新的加速度,由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办的,生物饲料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一直以服务联盟成员,从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推进,引领产业规范发展为己任。每年定期举办联盟年会,聆听产业发展新趋势,分享技术成果新模式、交流经营管理新策略。在本届大会上权威发布我国第四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为生物饲料创新与规范发展、标准设立方面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切实推进生物饲料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饲军” “新赛道” “新引擎” “新发展”


国家振兴的希望在青年、产业发展的希望也在青年。青年是活跃在科研、教学、生产等各个领域的生力军,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为鼓励青年学者积极投入生物饲料领域的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助力青年学者成长、推动生物饲料产业发展,本届大会特别举办首届“青年学者高端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围绕大会主题开展学术论文评选和技术交流活动。旨在通过此次评选,充分挖掘推动生物饲料产业发展的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同时搭建青年学者的展示平台,创新改革高端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新模式,促进人才与市场的无缝衔接。



为了将本届大会开得更加务实高效,为了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技与市场相结合,让参会者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引领行业会议新风尚、新范式。本届大会还做了很多场景上的创新。例如“新饲军”人才发展直播论坛——老将精英升值专场,就采用了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式。线下由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世杰博士主持的互动论坛:双重危机下,“新饲军”人才如何精准匹配、勇往“值钱”,汇聚了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战略官姚民仆、神爽水产科技集团董事长易敢峰博士等行业六家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为行业的“新饲军”指明生物饲料发展的“新赛道”“新引擎”“新发展”,启迪青年英才奋斗之梦,分享前进道路的人生感悟。线上互动体验,更是网聚了全球前沿资讯、会议现场连线、大咖直播答疑、全景会议体验,政府领导、学术权威、企业领袖、与我们分享减抗禁抗综合解决方案中的新政策、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共享青年博士最深入的研究和最前沿的发现,齐聚云端,智慧共享,展示最具传播价值的创意。




生物饲料 未来可期


总之,科技创新是支撑农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是现代农牧业的基本出路。生物饲料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空间、新业态。是我国饲料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快速增长部分,可助推饲料产品升级,改善饲料企业的盈利能力。特别对一些中小型饲料企业是很好的机遇,可作为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市场空间拓展、产业转型升级的不错选择。这些利好,都将为生物饲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无疑,未来10年,将是生物饲料产业的黄金发展期,也是生物饲料技术创新的爆发期,只要我们摈弃“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思想,树立大志向,以创新与实干为底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生物饲料发展的长征路,就一定能站到时代的潮头,将生物饲料产业推向辉煌的彼岸。



生物饲料科技服务平台赋能生物技术应用,2021第九届生物饲料科技大会期待新老朋友齐聚,为生物饲料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携手前进!